|
| ||||||||
|
2016年《江苏卫生事业管理》刊发文章述评 | ||||
| ||||
2016年共出版6期,刊发文章443篇,共约195万字。重要文章述评如下。
1 集中5个专题 聚焦新医改 2016年共组织了《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医改新常态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互联网+”时代医学科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医院文化建设》《电子病历》5个专题,发表了5篇专论,17篇专题文章,针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几个领域,深入进行探讨。 2016-1期专题中发表了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朱舒婷等的《公立医院弹性用工模式的应用探讨》的专论,认为“弹性用工模式”是解决人员编制最好的策略和方法,不仅降低了用人成本,而且可以灵活应对外部环境。文章介绍了“弹性用工”的定义和“弹性用工”包含“合同制、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借调、返聘”等5种类型,分析了此模式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在公立医院和规范应用弹性用工模式的对策建议。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袁方在《浅谈医院改革中人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该院人才建设目前存在的6个问题: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工作缺乏战略性和前瞻性,引进困难,甄选难度大、成本高,考核难,培养和使用分离;提出“考核人才的设计要科学量化”和“采取‘柔性引进’,加强‘智力流动’和人才资源共享”等建议。南京鼓楼医院叶树俊的《以人文管理的理念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提出“以医院文化为引领 建设人才队伍”。南京市第二医院张国有等在《浅谈传染病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一文中分析传染病院人才建设的困境,提出“多渠道广纳贤才、多方式全面培养、多层次全员培训、多方面齐抓共管”的举措,加强传染病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李海鹏的《卫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调查南通市直13家医疗卫生单位,院领导和职能科室管理人员325人,呈现两多两少现象:本科学历76.31%,专业技术职称82.7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少,仅9.54%,管理职称少,仅8.31%;指出管理干部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职业化程度不高,队伍不稳定、专职化程度不够3个问题。广西医科大学赵邦的《南宁县级医院管理职业化与管理培训现状调查》,调查南宁市3家县级医院院长、科主任、护士长103人,得出结论:重视医院管理人才的培训,是实现中国医院管理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在管理培训中不但要重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升,也要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2016-2期专题集中论述常态下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如何改进,发表了南京鼓楼医院韩光曙的《医改新常态下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策略》的专论,提出“三级医院要着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能力,特别要提升‘收拾残局的能力’”“合理规范行为的管理”“质量前提下的自助餐式成本管理”“质量与安全内涵及动向”4个观点。在“质量与安全内涵及动向”中提出在过去数十年十分重视过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需要更多的关注结构质量管理,高度关注医务人员的“能力边界”,防范风险,保证安全。在专题中发表了南京鼓楼医院刘志坚等的《循证医疗管理方法在提升手术室运行效率中的应用》,以循证方法、数据分析手术台次延迟原因,针对措施,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鼓楼医院刘晓婷等《浅谈CA认证在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电子病历的应用》介绍电子签名系统架构,该院引进CA认证,加入患者签名和指纹认证,同时引入医生签名,完善电子病历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也为患者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 2016-3期针对近几年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创建“健康中国”的宏大目标的指引下,医院的医学科普宣传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彭加茂、金跃明两同志的专论《“互联网+”时代医学科普宣传的思考》一文,阐述了具有打破时空限制、增强互联性;提高宣传的效用性;促进医学理念更新等特点,提出“通过以效率为前提,建立医学科普宣传管理网络数据平台;以服务为宗旨,构建移动网络社交平台;以效果为核心,提高医学科普宣传价值;以宣传为主线,拓展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模式;以科普网络为媒介,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等方法,实施互联网+医学科普宣传”。指出“应贴近百姓需求,增强用户黏度;注重线下交流;建设高水平的专业队伍等需要注意的问题”。除专论外,专题3篇文章:惠兵的文章论述以网络思维构建健康教育网络化新关系、新体系,运用健康教育网络化新媒体促进健康教育工作新发展。高蕙兰的文章论述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的特点和必要性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医院健康教育的宣传策略:以“微”立“效”,明确微信具体栏目;以“专”吸“粉”,注重微信灵活运营;以“评”促“改”,做好微信持续改进。耿洁的文章通过分享笔者所在单位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实践经验,着重探讨如何从框架搭建、设计风格、端口打造、规范制定、隐私保护等方面加强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维护。 2016-5期发表了曾庆琪的专论《论当前卫生计生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论述了当前卫生计生行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征,指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存在主动性不够、理解不到位、信仰不够坚定、践行不够自觉等问题,认为有必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次来探索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的培养,以激发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医患关系。5篇专题文章中,陈春燕等的《建设“精诚文化” 增强医院软实力》,对南医大二附院建设“精诚文化”的缘由、内涵、方法及愿景作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强调医院文化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张东瑛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医院价值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和探索》,以常州市二院开展“我的政治生日”主题教育活动为例,从活动参与主体对象的现状分析、活动主题的切入环节和活动效果的客观评价,实践和探索主题教育活动在医院价值文化建设中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2016-6期发表了季国忠,张鑫的专论《新形势下电子病历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电子病历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电子病历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无纸化、档案化、互联网化的“五化”趋势,以实现提高医疗质量和保护医患安全的目标。张鑫等《电子病历质控体系的重要手段及质控点设置的探讨》一文提出采取维护诊疗规范和流程、规范病历模板、维护药物电子辞典、计算机实时、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电子病历修改权限等7种方法形成电子病历质控体系,并就设置时限、内容逻辑、相关医保、抗菌药物、危急值5个质控点,提高病历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对目前存在的电子病历过度拷贝和电子签名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王相峰等《大型妇产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的应用与实践》一文介绍了无锡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电子系统建设的现状、特点、实践中的问题和应用效果,值得其它医院借鉴。胡焕春的《医院电子版<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实施探索》一文强调实施电子版《死亡证》要规范填报流程、设置系统关键点、专人加强系统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填报错误、减少医疗纠纷、解决字迹潦草的问题,保证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和可靠性。
2 及时总结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深化改革的经验 具有借鉴价值的文章 2016-1期《院长论坛》发表的5篇文章中,省级机关医院许家仁、田红的《我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从健全预算管理组织、完善预算内容体系、明确预算编制程序和方法、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强化监督和绩效考核等6个方面介绍该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开林等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介绍该院横向整合神经内外科、介入放射科3个老牌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带动相对弱势的康复医学科成立徐医附院脑科医院这一院中院,设置床位800张,专用手术室6间,4个学科的门诊量、出院人次超过同期全院的增长率,获得省市课题、发表论文也大幅增加;随后又成立徐医附院肿瘤中心和徐医附院儿科医院,形成强势的学科群;同时纵向推进部分科室的亚专科和新兴特色专科建设;该院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做好优化配置后的效益分析,构建长效机制。泰州市人民医院黄俊星等的《高校非直属地级医院科研实践与突破》介绍该院直面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地级医院科研洼地的现实,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将县级市的二级医院创建成地级市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总结出“论文是申报课题、成果奖的前提与必备条件,学科带头人是科研工作的引领者,科研可建立起与医疗、教学互动的稳步发展的架构”等体会。 2016-2期无锡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金毅、陈凌的《借助清单式工作法进一步规范采血服务的探索》,介绍该站实行“七问七查”清单式工作法,减少工作差错,提高采血、配血质量。苏北人民医院董娟、薛小萍《常规检测Rh血型E抗原在安全输血中的重要性》,报告2013年该院21 434例住院患者用戴安娜全自动血型仪鉴定RhE抗原血型阴性为51.2%,4 687例抗体筛查中阳性32例,其中抗-E抗体比例最高,占43.75%。建议进行RhE抗原常规检测和RhE相合输血,以保证安全有效输血。 2016-3期周文的《在职称评聘中引入临床技能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一文。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1—2015年职称评审人员临床技能考核结果,通过同一年横向比较及各年纵向比较,分析指标差异和变化规律。得出“临床技能考核体系能够在职称评审中较好地发挥导向作用,对科学评价人才和推动医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讨论,提出进一步完善体系的设想”。李洋、鲁翔的《南医大二附院—幕府康复病区医联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南京市幕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的康复中心病区联合体为研究对象,探讨资源配置及康复服务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为建立合理、高效的新型医联体服务模式,提升医联体的绩效,制定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朱海容的《医院“社会开放交流日”活动的实践与体会》一文介绍苏北人民医院举办医院“社会开放交流日”活动,通过让人民群众多维度、多角度了解医院医生,建立和谐包容、互信共赢医民医患关系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活动体会和思考。夏韫华等《墙体文化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探索》论述墙体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医院墙体文化将对医院的环境美化、科普教育、内外宣传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作者从医院墙体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其意义与设计方式,并结合安徽省肿瘤医院在墙体文化设计方面的实践,分析其巨大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的变革与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张敏的《医院合唱团建设的实践与体会》介绍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成立女子合唱团,通过明确自身定位、多种平台积极展示、规范建立训练体系、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等一系列举措,推进了合唱团的建设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取得多项国内外优异成绩,营造了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陶冶了职工的艺术情操,培养职工集体主义荣誉感,展示了医务人员的美好形象,并使医院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2016-4期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许家仁的《综合性医院助力慢性病分级诊疗的实践探索——以江苏省老年医院“医院—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为例》,介绍江苏省老年医院以“5+1”模式进行阶段化2型糖尿病管理,并从2011年起在南京市鼓楼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截至2016年3月已扩大到全市36个社区9102名患者。2013年与国家CDC合作,2015年5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一体专病防治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在宁夏、山西、江苏多地,取得明显成果,显示综合性医院助力慢性病分级诊疗实践是一种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分级诊疗模式。盐城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宋文亚的《细化医院内部管理 增强医院运行活力》介绍该院深化内部服务承诺、建立三级回访制度、实行办事双报告制度,强化服务管理;出台院长进科室制度、完善科主任负责制、建立院长日巡查制度、制定院长接待日制度,强化扁平化管理;完善医院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奖惩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实行支出目标管理、创新支出管理方式,提高运行效益。很多措施,是多家医院都采用的,但必需细化并严格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该院踏踏实实地做了,就能出现文中的一个个具体的数据和例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孙丰等《帕金森专病门诊辅助诊疗系统的实现》介绍根据临床工作和科研经验,参考国内外帕金森病登记研究文献,结合国内诊疗指南,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系统前台软件,提供人机对话界面,服务器端采用瑞典MySQL AB公司开发的MySQL数据库作为系统数据库,开发出“帕金森病辅助诊疗登记系统”V1.0,用户界面友好,便于数据新增录入、修改、打印、编辑、查询、导出到EXCEL表、备份等,规范了专病门诊工作,简化了患者临床数据的管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临床科研平台。 2016-5期费芳的《加强国际合作 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途径》,以福建省CDC为例,对2006—2015年期间以因公出国(境)对外交流培养人才的形式进行分析,展示了加强国际合作在公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王小姣等的《医院办公室推行岗位AB角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阐述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制定办公室AB角岗位工作制度,明确岗位分工及细化工作任务、运用SOP规范岗位工作流程等,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安徽省立医院鲍萍等的《某三甲医院预住院管理模式的实践与体会》,阐述了某医院预住院具体流程设置和实施效果,2016年3—4月与2015年同期比较,平均住院日缩短19%,出院人次增加29.85%。分析预住院的适宜条件,并就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介绍。储爱霞的《立足学生专业文化活动 提升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为例,从“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构建积极的学生社团组织,营造专业文化活动的人文精神氛围,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契机”4方面分析立足学生专业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以达到切实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目的。叶小凡等《构建江苏“血液云”平台的实践与思考》介绍江苏省血液信息系统实现省级实时联网,为我省血液安全、献血服务、应急保障、业务监控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也为全国采供血系统提供了第一个省级实时联网“血液云”平台应用的范例。 2016-6期丁小磊,潘红星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的应用和实施》一文分别论述了期间核查的概念、要求和目的、对象、方法以及影响因素,保证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李芳等的《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应用》,介绍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运用品管圈找出液体渗出是非计划性拔管最主要的因素,采取5条措施,提高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徐海青,武文成的《高值耗材医嘱的管理流程》介绍南京鼓楼医院针对目前高值耗材传统管理的问题,开发出高值耗材电子医嘱系统,实现管理部门对高值耗材使用情况的定期和评价,促进医生合理使用,为规范手术中耗材使用、控制医院成本和病人费用打下有效数据基础。许诚,孙怡华的《2014年度南通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介绍南通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2014年监测2 595份食品样品,总体合格率95.7%,找出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为建立预警机制、部署监管工作、构筑长效监管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高俊杰等的《医院标识管理困惑与对策》一文分析南京第一医院标识存在的问题,采取前期介入建筑设计,形成多部门协作机制;修订制度,明确职能,强化全过程管理;统一设计,制作标准,保障标识整体协调;与专业公司合作,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4条对策。文成等的《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介绍徐州市儿童医院依托激励机制、目标管理、PDCA循环管理,使全院发表论文从2010年源20篇、SCI 0篇逐年分别增加至2015年180篇、55篇,促进医院医务人员科研氛围的形成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3日常医院管理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2016-1期《卫生经济》栏目中苏州市立医院东区钱斐、张柯庆的《医疗技术发展对医疗费用产生影响的分析和思考》分述微创、介入等外科医疗技术,化疗新药、生物治疗、肿瘤热疗、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等内科新技术、超声/CT引导技术以及诊断医疗技术,促进医疗总费用上涨较快,因此加强技术准入和应用、药品耗材的管理,对促进合理应用高科技医疗技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降低病人负担,有效发挥医保基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管理》栏目中徐州市中医院文晓临的《组建大型医疗集团信息平台的接入方式研究》一文介绍根据集团内部主体单位、市区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县区二级医院、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厂矿企业医院和民营医院8类成员使用终端数据传输的功能需要和降低运营成本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接入速率和接入方式,实现共享患者电子病历、医疗检查数据和数字化影像等信息,为集团客户(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健康管理》栏目发表了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艳等的《江苏省居民生活质量主成分回归分析》和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晓霞等的《江苏省某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两篇文章,以专业的理论和方式研究人的生活质量和慢病防治的论文,符合科研课题设计要求和科研论文撰写要求。 2016-2期常州一院王梦溪等的《论大数据技术在医院管理应用的风险与防范》提出“多层次有步骤控制数据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南京市第二医院易永祥等的《基于利益冲突视角探讨医师多点执业共赢模式》分析执业医师与第一执业机构、第一执业机构与拟多点执业机构、第一执业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医师与患者四方面的利益冲突,寻找探索缓解冲突,多方共赢的模式。南医大一附院宋兵等的《医学领军人才的内涵、素质特征及开发路径研究》提出领军人才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征、思维特征、个人特质、态度和品格、领导力和社会能力5个维度,人才成长一般经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3个基本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善于发现、研究、培养、支持、促进医学领军人才的成长。南京鼓楼医院沈庆莲、彭宇竹的《以人文科室建设为抓手 促进人文医院落地生根》总结人文医院建设的重要路径。 2016-4期江苏省人民医院康晓梅、顾民的《基于远程医疗平台上的网上医院构想》,构想的是“医疗+互联网”的网上医院模式,主要目标是为远程监护、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提供不同级别的支持。介绍这种模式网上医院的服务模式,服务功能和平台整体架构,网上医院的优点,指出目前网上医院的发展瓶颈,期待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支持,促进网上医院健康发展。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扬等《医学术语数据库与标准化术语名称建立思路》针对目前医学术语库建设存在问题,由医院兼顾临床习惯与管理要求建立统一医学术语数据库分类原则,确定分类定义,并按一定规则建立标准化术语名称,做好相应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2016-6期《卫生经济》栏目发表了郝亚冰的《浅析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新视角》,从新医改对医院总收支、服务效率、整体经营、偿债能力、成本核算、全面预算管理、医院补偿水平变化7个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加强收支结构、次均费用、发展能力、资产负债、成本、预算6个方面分析,提出办法措施和完善向有关部门的补偿机制建议。潘丽的《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针对近年来医院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迅猛发展的势头,从采购、保管、使用等环节全过程管理,从财务管理角度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对公立医院普遍实行了以药品零差率为主要内容的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新变化对医院经济运营的影响,《卫生改革与发展》栏目发表了杨静,韩雯《新疆某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对其经济运营的影响》,吴平《医药价格改革之初步影响——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例》,陈慧敏,谢志毅的《适应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措施和体会》。从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救灾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以后,从国家层面重视应急体系的建设,以前本刊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文章。2016-6期《应急管理》栏目集中发表了5篇关于院前、院内急诊实践和探索的文章,徐捷的《江苏省院前急救医生队伍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刘蓉的《院前急救职业认同低的成因分析及管理路径探索》,田建广等的《院前急救服务收费存在问题分析》,褚晓彬等的《“24小时生命救援队”院内急救模式的实践和探讨》,汤杨等的《综合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的实践及效果分析》,对加强应急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商卫红,颜智鹏的《南京医科大学眼视光学就职现状及教学思考》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和教学要做好社会需求预测,培养供给和需求相符合的中高级医学人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介绍和应用医院管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知识 2016-2期苏北人民医院王菲的《浅析“蘑菇定律”在医院新进人员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介绍了“蘑菇定律”的概念,提出医院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像关心刚长出的蘑菇一样关心刚进医院的职场新人的成长。东南大学方坤等的《国内外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综述》介绍“生活质量”的概念、内涵,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南京市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玲的《关于开展居家护理可行性的思考》,文章阐述“居家护理”概念、服务模式,结合全国和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分析对患者及家属、医院、社会和行业的可实现的成效,以期通过寻求建立政府、政策、法律及医保的各方支持,来推进“居家护理”工作进程,更好地承接分级诊疗工作。 2016-3期吴凡、黄晓光的《外国资本在华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宏观环境分析》一文,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从政治环境(Politics)、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ety)和技术环境(Technology)4个方面进行PEST分析,得出结论:当前的宏观环境有利于外国资本进驻中国医疗市场,外国资本将为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新的助力,外资医疗也将在国内取得长远的发展。 2016-6期《护理管理》栏目,项俊之、季诚的《参与式教学在我国护理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张小丽,肖红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质量管理工具PDCA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介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高职护生理论教学和在职护士在职培训中的应用,对培养合格高职护生和护士毕业后教育业的探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来稿质量有提高 论文撰写需要进一步规范 纵观今年全年来稿数量有所增加,全年来稿763篇,80%以上来稿基本符合论文撰写要求,来稿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深度有所增加,特别是编委和院长们以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撰写的论文有一定的水平,如以上4个方面所列举的大部分文章,特别是护理管理的文章,如孙红等《专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应用》和许萍等《护士对岗位管理认识度的现状及对策》等文章可以看出我省护理界科研论文写作已从一般的护理经验回顾性总结开始作较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值得注意和改进的是:(1)极少数来稿缺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2)极个别的文章不列一、二级标题;(3)少数文章中文摘要的书写不符合要求,不能概括全文主要观点和内容,以前言作摘要;(4)图和表制作不规范,数据有错误;(5)文章中引用别人文章内容较多,甚至从网上复制、粘贴拼凑成文,以致查重率超过30%以上;(6)学方法错误较多:如2016-4期8篇调查研究文章,分布在5个栏目,多是就某一专业问题展开调查,方法多以自制问卷,有5篇,2篇从网站上搜索资料,也有新的方式,1篇直接通过问卷网站调查。需要改进的问题,一是规模小,多是一个单位某一人群;二是样本少,一篇文章调查全省部分县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不过收集样本706例;三是方法比较单一,多是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四是有的文章数据明显有错误;五是结论有的牵强附会;六是讨论或建议与对策,泛泛而谈,没有独到的见解,给读者很少有启迪。调查研究要选好题,方法要科学,数据要真实可靠,分析要有见地。
|
上一篇:钱柜娱乐|钱柜777娱乐|江苏省医院协会关于确认《江苏卫生事业管理》第六届编委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
下一篇:《江苏卫生事业管理》网站启用啦! |